新闻中心
技术服务

追求质优


17721529551

期待您的联系!

联系我们

微泡造影剂

2025-05-09

超声成像的诊断应用已经非常受欢迎,因为超声是非侵入性的,而且通常比其他成像技术便宜。超声成像在临床诊断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成功的模式,因为它可以在不电离的情况下提供软组织结构和血流的实时图像辐射。超声波的频率高于人类可听范围,即20赫兹至20千赫,因此,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千赫的声波。诊断超声通常在1 - 10mhz的频率范围内工作。医学超声现在是一项完善的临床诊断技术,并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超声图像没有非常鲜明的对比度,有时被成像的区域被组织掩埋和阴影。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成像时使用超声造影剂来部分解决。

最近,应用超声能量靶向或控制药物释放的报道也很多。这种治疗性超声与药物结合的新概念在各个医学领域引起了兴奋。超声能量可以增强溶栓剂、经皮给药、抗癌药物和基因治疗的效果。虽然治疗性超声被认为是肿瘤热疗或热消融的工具,但最近超声辅助给药的主要机制是非热相关现象。非热超声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可分为三大类。第一,超声能量可以帮助药物穿透各种组织。声力可以将材料“推”入皮肤、血凝块或其他组织。其次,超声波可以对膜产生直接影响,从而改变药物对细胞和组织的渗透性或吸收。最后,超声波可以改变药物本身的化学性质。有报道称,无毒药剂、血卟啉等光敏物质可被超声激活,并可杀死癌细胞。

微泡造影剂为临床医学的未来应用呈现了超声的新时代。超声对基因表达有直接影响,可以在不使用外源性微泡的情况下增强基因表达。使用微泡和超声可以获得协同效应,空化是一种可能的机制。由于微泡被超声空化,局部激波增加了毛细血管渗透率。有实验表明,这一过程增加了与微泡共同递送的大分子或纳米球的经毛细血管通道。由微泡空化引起的微血管通透性可能是超声造影剂基因传递的重要机制。一些实验研究表明,使用诊断超声换能器和约1.6 MPa的机械指数,在带有微泡的实验动物中会发生毛细血管渗透效应。

这项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进展将取决于几个要求。首先是开发能够携带有效载荷的微泡,同时保证其能被声能破坏。进一步改进用于抗体或结合配体偶联到微泡表面的方法,以便在面对高剪切应力时支持相对较大的微泡的附着。还必须认识到,微泡对病灶的靶向性仅与微泡表面的结合配体一样好。因此,随着肿瘤和疾病特异性抗原的鉴定和针对它们的抗体的开发,微泡对疾病部位的特异性应该会提高。也可能需要改变微泡的化学成分,以允许微泡的长时间循环,并防止它们被网状内皮系统从血液池中非特异性移除。只有克服这些障碍,对比超声才能将其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扩大到药物/基因的治疗性传递。

南京星叶生物自主研发了US-Star超声微泡造影剂系列,显影效果好,安全性高,操作简便。